过去,坐桌席,用的是八仙桌,一桌八个人。通常在第二个或是第三个菜就是这肉团子了。硕大的海碗,堆得岗尖岗尖一碗肉团子。每个人三只。但碗里会多盛一到两只,压碗。去出个人情,吃个酒席,冲着的就是那三个大肉团子。可这个大肉团子到了北方人的口中就不一样了,他们居然叫作“肉丸子”,“肉丸儿”,有时甚至就叫“丸子”,肉也被省略或者是忽略了。“丸子”多小啊?中医药里有“丸散膏丹”,丸,是炮制成的极小的啊。六神丸、六味地黄丸,服用的时候,万一有一粒掉地下去了,你能很快找到?可咱们的肉团子,你容易掉下地?珍珠圆子寓意着团团圆圆。山芋腔干炸肉圆
在我自己家里,每年春节前,父亲母亲也要炸肉圆。和外公外婆家的纯肉的肉圆不同,我家的肉圆,原料除猪肉以外,还要加上许多馒头,现在想来,大概是那时家贫,肉不够、馒头凑的缘故吧?炸肉圆时,父亲都要先去街上买回一些馒头,先将馒头用水泡烂,再将成了稀糊糊一样的馒头和剁好的肉糜搅拌在一起。炸肉圆通常是在年前的一个晚上,小小的厨房里有昏暗的灯光,大灶上是沸腾的油锅,母亲在灶膛里烧火,父亲在灶台上操作。这个时候,外面有寒风呼啸,室内却温暖如春。经过父母的劳动,节日期间,我们就可以尝到一年只有一次的肉圆美味了。盐城炸肉圆份量大吗红烧肉圆的用料包含猪油。
做肉圆主配料颇有考究,主料一般选用五花肉,我比较偏爱吃起来嫩点的,肥瘦比例达到4:6左右。做肉圆的关键是“斩”肉,传统做法都为手工“刀斩”,粗细均匀,颗粒分明。现在的上班族为了省事省力,常选择肉铺或家用料理机代为饺肉,口味自然是稍欠一些。肉铺代为饺肉较好是切肉丝刀口反复交4~5遍,基本呈颗粒状。绞好肉后工序就到辅料的准备啦,常用辅料有料酒、鸡蛋、生粉、姜、葱、糖、盐、味精、蚝油、胡椒等,加入自己喜好的辅料,朝同一个方向搅拌直至肉泥上劲,放冰箱冷藏1小时左右,使其味道充分融合。更上档次的辅料可加入蟹黄、蟹油、松子等,正当时又便宜的辅料有孛荠丁,吃起来香嫩、脆脆,大快朵颐。
很多肉圆内里有馅料,煮了后人们往往只吃了肉圆,汤里都是粉味儿,没任何营养,人们多是将此类汤遗弃。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称呼肉圆都带着肉圆的店名,就比如有些肉圆店,他的出名就是因为一个汤字,加这个“汤”字肯定是有原因的,肉圆因为料好,实打实的都是肉,靠肉取胜而不是馅料,因此肉圆肉煮起来,肉味会渗透到汤中,只要放盐,不用加其他的调味料和味精,喝起来清淡的肉香萦绕~纯纯的肉圆汤喝起来就是爽。因此,每家店的肉圆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不会被其他人比下去。肉圆的制作技术标准不低。
家里做坨子就很少用猪腿骨,而是用猪腿肉,只见母亲飞舞双刀咚咚咚地快斩细剁把肉馅剁好,加入豆腐和碾碎的干馒头末等搅匀,再搓成不大不小的团放入油锅炸。母亲刚开始搓坨子会搓的小一些,让父亲炸坨子的时候炸的熟一点,这是给奶奶和我们姐弟几个趁热吃的。刚出锅的坨子外脆里嫩,香味扑鼻,我们拿着刚出锅的坨子,顾不得烫就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油脂香、肉香、豆腐大葱的香味瞬间在嘴里弥漫开来,那是怎样一种幸福的味道!那又是怎样一种关于年的味道!过年的欢喜与温暖就在父母用心做好的年味里。炸好的坨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煮白菜、煮萝卜时放几粒进去,寡淡的菜肴也会变得美味起来。肉圆子可以做成肉圆白菜汤。山芋腔菜肉圆饭店
珍珠圆子蒸熟后,晶莹洁白。山芋腔干炸肉圆
肉圆是传统美食,妇孺皆知,老少皆宜,我们这带人又称它为肉丸、斩肉、狮子头。肉圆、肉丸叫法顾名思义,斩肉叫法是取了动词“斩”之意。狮子头叫法更有一番传说,当年隋炀帝大赞扬州葵花岗等四大美景,回宫后御厨以四大美景为题制作的四道民间美食之一”葵花献肉”形似狮子头,更名而得。是否属实,不作查考。做肉圆主配料颇有考究,主料一般选用五花肉,我比较偏爱吃起来嫩点的,肥瘦比例达到4:6左右。做肉圆的关键是“斩”肉,传统做法都为手工“刀斩”,粗细均匀,颗粒分明。山芋腔干炸肉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