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钢生产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是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主要是带钢厚度精度和板形平直度。以满足现代化自动流水生产提出的苛刻要求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如要求汽车板的同板厚莫不大于±5μm,板形平直度由20I提高到10I(1I单位=10-5相对长度差),镀锡板要求为5,板凸度也内原来的30μm左右达到10μm以内。这就必然要求质量控制技术要有更大的进展。厚度自动控制(AGC)技术在近20多年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冷轧带钢的纵向厚度偏差已出±3%降低到±1%—2%,偏差值也内5μm降低到2μm。冷轧钢就是经过冷轧生产的钢。深冲冷轧板价钱多少冷轧废水怎么处理? 冷轧废水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废水种类多。...
冷轧与热轧的分别主要是轧制过程的温度。“冷”为常温,“热”为高温。 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区别在于外观及表面质量,由于冷板是热板在冷轧工序后得到的,而且冷轧同时还会进行一些表面精整所以冷板在表面质量(如表面粗糙度之类)上比热板来得好,所以如果对产品后序上漆等涂覆质量存在较高要求的,一般选择冷板,另热板又分酸洗板和未酸洗板,酸洗板表面由于酸洗过所以成正常的金属色,但是未冷轧所以表面还是没冷板高,未酸洗板通常表面会有氧化层,发乌,或者存在四氧化三铁乌层。通...
冷轧控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厚度控制、平整度控制、速度控制。冷轧材料的硬度大,为了维持材料良好的机械特性,需要确保冷轧过程减少拉伸力对材料的影响,又要保证一定的张力,确保卷曲过程中达到良好的特性。因此速度控制非常重要。冷轧组成部分:开卷机、轧机、轧机传动、张力卷曲机、皮带助卷机、带卷升降运输机、线圈托盘系统、中间系统。平整度控制是冷轧的主要目的,为了达到预期的平整度。需要表面检测系统、连续可变凸度技术(CVC)、位移控制共同参与。冷轧产品表面质量优越,不存在热轧带钢常常出现的麻点、压入氧化铁皮等缺陷。浙江冷轧加磷钢工厂在冷轧过程中轧件发生冷作硬化,因而塑性下降。冷变形程度达45—55%以后,纯...
什么叫冷轧,冷轧带钢有哪些优点?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变形叫做冷轧,一般指带钢不经加热而在室温直接进行轧制加工。冷轧后的带钢可能烫手,但还是叫冷轧。 冷轧生产可提供大量高精确度和性能优良的钢板和带材,其较主要的特点是加工温度低,同热轧生产相比,它有以下优点:冷轧带钢产品尺寸精确,厚度均匀,带钢厚度差一般不超过O.01-0.03mm或更小,完全可以符合高精度公差的要求。可获得热轧无法生产的极薄带材(较薄可达0.001mm以下)。冷轧产品表面质量优越,不存在热轧带钢常常出现的麻点、压入氧化铁皮等缺陷,并且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出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带钢(光泽面或麻糙面等),以利于下道工序的加工。...
冷轧平整主要缺陷及控制方法: 1.横向条纹 带钢表面有周期性的横向色差,经过表面打磨后可视,严重时不用打磨侧光就可以看见,一般条纹的宽度在10-30mm之间。 原因:轧辊使用时间过长,超过换辊周期;轧制过程中产生振动;轧辊磨削精度不好。 解决办法:生产时应注意严格执行换辊制度;定期测量,调整牌坊、辊系间滑板间隙;提高磨辊质量。 2.黄膜 原因:带钢表面在经过湿平整后出现浅黄色的不规则的色差,一般多发生在带钢的表面的中间位置,边部很少发生的。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平整液在钢板表面残留,平整液中杂质在钢板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与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 解决办法:可通过加强平...
冷轧钢板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广,孔洞缺陷是冷轧薄板中危害严重的缺陷之一,由于缺陷部位必须切除后才能够使用,降低了冷轧钢板的成材率,而且使冷轧厂下游用户生产效率大为降低,需要分析并加以控制。异物压入也常会引起孔洞缺陷,这类孔洞缺陷主要是由于在热轧或冷连轧过程中,异物飞入钢板或被重复轧入钢板所致,有“坑状”和“疤状”两类。异物压入引起的孔洞缺陷的特征有明显的机械划痕或压痕,断口较光滑,正、反面尺寸不等,反面尺寸较小。通常导致异物压入孔洞缺陷的原因有:夹送辊等辅辊表面材质脱落轧入钢板表面; 厂房、炉衬、涂料颗粒夹杂物等污物落在带钢或者轧辊表随后被面压入带钢;钢卷在进入轧机前夹入异物或边部黏附异物进轧...
高精度冷轧板形控制与装备技术研究针对汽车板、家电板、电工钢等对冷轧带钢平直度和边部减薄越来越高的质量需求,旨在通过板带材变形理论、板形调控功效、多变量优化算法等研究,开发突破板形目标曲线自适应设定、多变量优化闭环控制、调节机构动态替代控制、边部减薄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冷轧带钢板形控制关键技术体系,实现工业应用与技术推广。 冷轧机板形控制关键技术具有典型的多变量、多控制回路、非线性、强耦合、时变性强的特征,是冶金领域高科技产品之一。现代化的主流板形控制冷轧机通常具备多种板形控制的调节机构,如轧辊倾斜控制、工作辊/中间辊弯辊控制、工作辊/中间辊窜辊和工作辊分段冷却控制,众多的调节机构是实现高精度板...
为什么要分热轧钢与冷轧钢,有啥区别? 热轧和冷轧都是钢板或型材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通常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等尺寸精密的钢材。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冷轧,是指在常温下,用轧辊的压力挤压钢材,改变钢材形状的轧制方法。 冷轧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从精轧较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经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是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
在冷轧过程中轧件发生冷作硬化,因而塑性下降。冷变形程度达45—55%以后,纯铝及几乎所有的铝合金的伸长率都大致相同,约为3—6%。但它们能够继续进行冷轧的能力却不一样。因此伸长率不能作为制定轧制制度的依据,而出现裂边时的变形量大小才可做为这种标准,如果每个道次压下量都能保持在不能引起裂边的大小,那么总的变形量可以达到很大的数值(轧制硬铝合金可达90—92%,轧制软铝合金时达95%以上),但是小的道次变形量将使轧件表面质量与轧出质量变坏,并由于增加道次数而较大降低冷轧机的生产率。良好的边部状态是获得好的轧件的基本条件之一。冷轧时,为防止裂边,规定一定总变形量后要进行中间退火。冷轧采用的平均单位张...
在冷轧过程中轧件发生冷作硬化,因而塑性下降。冷变形程度达45—55%以后,纯铝及几乎所有的铝合金的伸长率都大致相同,约为3—6%。但它们能够继续进行冷轧的能力却不一样。因此伸长率不能作为制定轧制制度的依据,而出现裂边时的变形量大小才可做为这种标准,如果每个道次压下量都能保持在不能引起裂边的大小,那么总的变形量可以达到很大的数值(轧制硬铝合金可达90—92%,轧制软铝合金时达95%以上),但是小的道次变形量将使轧件表面质量与轧出质量变坏,并由于增加道次数而较大降低冷轧机的生产率。良好的边部状态是获得好的轧件的基本条件之一。冷轧时,为防止裂边,规定一定总变形量后要进行中间退火。为了实现轧制过程,首...
冷轧产品因钢种不同退火分初退火、中间退火和成品退火。初退火主要用于碳钢以上的合金钢、高合金钢的热轧板卷。因为这些钢强度高硬度高,冷轧难以进行,所以要进行初退火,以降低硬度消除硬化,为冷轧做好组织准备。生产中高中碳钢的初退火一般采用再结晶退火,而对于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可根据要求采用不完全退火或再结晶退火。中间退火目的是为了消除冷轧的加工硬化,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恢复塑性,以便继续进行冷轧。中间退火一般采用再结晶退火。除非特殊需要,一般尽量合理选用原料,不需中间退火和二次轧制。成品退火用于消除冷轧造成的内应力和加工硬化,使钢板具有标准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及显微组织结构。为达到这一目的,一般...
冷轧带钢厂生产进程首要操控坯料预备、酸洗、冷轧、退火和精整。坯料预备要求化学成分、宽度和厚度尺度公役(三点差和同条差)、镰刀弯应符合要求,表面光洁,不得有裂纹、折叠、分层、气孔、非金属夹杂缺陷等。酸洗前带钢应矫直和对焊,以便进行接连酸洗。酸洗首要是为了铲除氧化铁皮。在酸洗进程中应操控酸溶液浓度和温度、酸溶液中亚铁盐含量。为了操控厚度和板形,应调整压下、速度、张力和辊型。厚度首要采用AGC操控,板形首要靠调整辊型(轧辊凸度和凸度补偿办法)来操控,例如HC、CVC等。退火分为中心退火和成品退火。中心退火是为了消除加工硬化,产品退火是为了得到所需的组织和功能。退火炉有接连退火炉和罩式退火炉。罩式退火...
在冷轧过程中轧件发生冷作硬化,因而塑性下降。冷变形程度达45—55%以后,纯铝及几乎所有的铝合金的伸长率都大致相同,约为3—6%。但它们能够继续进行冷轧的能力却不一样。因此伸长率不能作为制定轧制制度的依据,而出现裂边时的变形量大小才可做为这种标准,如果每个道次压下量都能保持在不能引起裂边的大小,那么总的变形量可以达到很大的数值(轧制硬铝合金可达90—92%,轧制软铝合金时达95%以上),但是小的道次变形量将使轧件表面质量与轧出质量变坏,并由于增加道次数而较大降低冷轧机的生产率。良好的边部状态是获得好的轧件的基本条件之一。冷轧时,为防止裂边,规定一定总变形量后要进行中间退火。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区别...
冷轧时希望采用大的总加工率,大的加工率可以轧得更薄的带材,减少中间退火次数,同时大的总加工率轧同样厚的成品时可以采用较厚的热轧带卷,这对降低成本有利。但总加工率的确定必须考虑设备能力,受轧机轧制力和主电机功率的制约,同时还要考虑金属的性能,金属的塑性好是采用较大总加工率的先决条件。薄板带生产中总加工率应控制在86%以下,过大易导致轧制力过大,被迫增加轧制道次,得不偿失;同时,总加工率过大易产生边部裂口,对于一些塑性较好的低碳钢总加工率可以达到88%左右。总加工率小对退火后金属组织有影响,易产生晶粒粗大,一般不小于60%。冷轧是在室温条件下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将钢板进一步轧薄至为目标厚度的钢板。上海...
冷轧的工艺润滑也是冷轧工艺中的另一污染源,冷轧工艺润滑的乳液随着带钢的移动带到冷轧车间地面,并存在废乳液的回收处理及防火等安全问题,因此替代水乳液或油润滑液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近年来德国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冷却技术即应用液氮作为冷轧冷却剂替代水/油乳化液,该冷却技术是使用喷嘴将液氮(温度-196℃~-170℃)喷洒于咬入轧辊前的带钢表面。液氮的快速散热功能允许提高轧制速度,提高压下量,在该厂单机架轧机上生产某些钢种时,速度可达600mm/min。传统的润滑剂通过减小摩擦降低产生的摩擦热,与此相反,液氮几乎不具备润滑效果,但其可以快速地将摩擦产生的热量散去,自身也蒸发,经实际应用表明其优势...
高精度冷轧板形控制与装备技术研究针对汽车板、家电板、电工钢等对冷轧带钢平直度和边部减薄越来越高的质量需求,旨在通过板带材变形理论、板形调控功效、多变量优化算法等研究,开发突破板形目标曲线自适应设定、多变量优化闭环控制、调节机构动态替代控制、边部减薄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冷轧带钢板形控制关键技术体系,实现工业应用与技术推广。 冷轧机板形控制关键技术具有典型的多变量、多控制回路、非线性、强耦合、时变性强的特征,是冶金领域高科技产品之一。现代化的主流板形控制冷轧机通常具备多种板形控制的调节机构,如轧辊倾斜控制、工作辊/中间辊弯辊控制、工作辊/中间辊窜辊和工作辊分段冷却控制,众多的调节机构是实现高精度板...
轧通常采用纵轧的方式。冷轧生产的工序一般包括原料准备、酸洗、轧制、脱脂、退火(热处理)、精整等。冷轧以热轧产品为原料,冷轧前原料要先除磷,以保证冷轧产品的表面洁净。轧制是使材料变形的主要工序。脱脂的目的在于去除轧制时附在轧材上的润滑油脂,以免退火时污染钢材表面,对不锈钢也为防止增碳。退火包括中间退火和成品热处理,中间退火是通过再结晶消除冷变形时产生的加工硬化,以恢复材料的塑性及降低金属的变形抗力。成品热处理的目的除了通过再结晶消除硬化外。还在于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如各种织构等)和产品性能(如深冲、电磁性能等)。精整包括检查、剪切、矫直(平整)、打印、分类包装等内容。冷轧产品有...
冷轧钢板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广,孔洞缺陷是冷轧薄板中危害严重的缺陷之一,由于缺陷部位必须切除后才能够使用,降低了冷轧钢板的成材率,而且使冷轧厂下游用户生产效率大为降低,需要分析并加以控制。异物压入也常会引起孔洞缺陷,这类孔洞缺陷主要是由于在热轧或冷连轧过程中,异物飞入钢板或被重复轧入钢板所致,有“坑状”和“疤状”两类。异物压入引起的孔洞缺陷的特征有明显的机械划痕或压痕,断口较光滑,正、反面尺寸不等,反面尺寸较小。通常导致异物压入孔洞缺陷的原因有:夹送辊等辅辊表面材质脱落轧入钢板表面; 厂房、炉衬、涂料颗粒夹杂物等污物落在带钢或者轧辊表随后被面压入带钢;钢卷在进入轧机前夹入异物或边部黏附异物进轧...
冷轧带钢的平整工序缺陷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带钢在冷轧时板形不佳,产生浪高>10咖的边浪或中间浪,经罩式炉退火后容易引起带钢层间粘结,在平整时带钢表面会产生横折印缺陷。 退火温度未控制好,带钢在罩式炉进行退火时由于退火温度过高,会产生层与层之间的粘结;带钢退火时升降温速度过快,引起钢卷的热胀冷缩速度过快;对流板平面磨损也会造成表面层与层之间的粘结,平整时在带钢表面产生横折印缺陷。平整前钢卷温度>45~C时,带钢表面将会产生大量横折印缺陷。主要原因在>45~C时金属分子比较活跃,带钢受到拉力时很容易从弹性变形区跳跃到塑性变形区,在带钢表面产生吕德丝线(滑移线),造成带钢表面产生横折印。平整时...
在冷轧过程中,各向异性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趋于明显,通常冷轧总加工率达到50%—60%以上时才出现明显的变形织构。如已形成明显变形织构的材料,经再结晶退火后变成另一织构即再结晶织构。这种织构对以后成型加工,例如拉伸成型、深冲成型等不利的。这种材料具有各向异性,它在深冲时,有的方向延伸较多而形成凸起,有的方向延伸较少而形成凹下,甚至破裂。凸起或凹下部分成对称分布,形成“制耳”。凸起部分与轧制方向可能呈0°或90°和45°角,通常分别称为0°或90°和45°制耳。冷轧总加工率达90%的工业纯铝板,深冲时制耳率为5—6%,出现45°制耳,若增加中间退火,则深冲制耳率可降低到1—3%,为了减少制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