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填充胶起到密封保护加固作用的前提是胶水已经固化,而焊点周围有锡膏中的助焊剂残留,如果底部填充胶与残留的助焊剂不兼容,导致底部填充胶无法有效固化,那么底部填充胶也就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了,因此,底部填充胶与锡膏是否兼容,是底部填充胶选择与评估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将锡膏与底部填充胶按1:3的比例混合,通过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混合锡膏后的胶水与未混合锡膏胶水热转变温度变化的差异,如没有明显差异则说明底部填充胶与锡膏兼容。使用底部填充胶,可以增强BGA封装模式芯片和PCBA间的抗跌落性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潍坊低硬度底填胶厂家
底部填充胶主要的作用就是解决BGA/CSP芯片与PCB之间的热应力、机械应力集中的问题,因此对底部填充胶而言,重要的可靠性试验是温度循环实验和跌落可靠性实验。通常选择以下评估方法:温度循环实验:制备BGA点胶的PCBA样品,将样品放置-40℃~80℃状态下做温度循环,40℃和80℃温度下各停留30分钟,温度上升/下降时间为30min,循环次数一般不小于500次,实验结束后要求样品测试合格,金相切片观察底部填充胶胶和焊点有无龟裂现象。跌落可靠性试验:制备BGA点胶的PCBA样品,样品跌落高度为1.2m;实验平台为水泥地或者地砖;跌落方向为PCB垂直地面,上下左右4个边循环朝下自由跌落;跌落次数不小于500次。实验结束后要求样品测试合格,金相切片观察底部填充胶胶和焊点有无龟裂现象。潍坊低硬度底填胶厂家芯片底部填充点胶加工环保,符合无铅要求。
底部填充胶芯片用胶方案:对于航空航天和军业产品,引脚脚跟处锡的上方水平线低于引脚脚尖处锡的上方水平线;引脚脚尖的下边未插入锡中;焊盘相对引脚的位置不对,引脚脚跟处没有上锡。上述结构都可能会导致PCBA间歇性不良。推荐方案:底部填充胶主要用于CSP、BGA等倒装芯片的补强,提高电子产品的机械性能和可靠性。为了满足可靠性要求,倒装芯片一般采用底部填充技术,对芯片和线路板之间的空隙进行底部填充补强。使用底部填充胶,可以增强BGA封装模式芯片和PCBA间的抗跌落性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底部填充胶的可返修性与填料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有关。添加了无机填料的底部填充胶由于固化后胶体强度大,附着在线路板上很难清理,所以如果有返修要求的胶水不能添加填料。Tg是指底部填充胶从玻璃态到高弹态的转变温度,超过了Tg 的底部填充胶变软后易于清理。和固化要求一样,为了保护元器件,芯片返修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如果Tg 高,胶体在100~150℃的操作温度下难以清理。Tg 温度低易于清理,但是Tg 太小又不利于增强芯片的机械性和耐热性。通常可返修的底部填充胶的Tg 建议控制在60~85℃之间较好。填充胶的应用原理是利用毛细作用使得胶水迅速流过BGA 芯片底部芯片底部。
底部填充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空洞和气隙是很普遍的问题,出现空洞的原因与其封装设计和使用模式相关,典型的空洞会导致可靠性的下降。了解空洞形成的不同起因的及其特性,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测试,将有助于解决底部填充胶underfill的空洞问题。了解空洞的特性有助于将空洞与它们的产生原因相联系,其中包括:1.1形状——空洞是圆形的还是其他的形状?1.2尺寸——通常描述成空洞在芯片平面的覆盖面积。1.3产生频率——是每10个器件中出现一个空洞,还是每个器件出现10个空洞?空洞是在特定的时期产生,还是一直产生,或者是任意时间产生?1.4定位——空洞出现在芯片的某个确定位置还是任意位置?空洞出现是否与互连凸点有关?空洞与施胶方式又有什么关系。当使用Undefill以后,同样芯片的跌落测试表现比不使用Underfill将近提高了100倍。潍坊低硬度底填胶厂家
芯片底部填充点胶加工所用的底部填充胶是一种低黏度、可低温固化的。潍坊低硬度底填胶厂家
底部填充胶流动型空洞的检测方法:采用多种施胶图案,或者采用石英芯片或透明基板进行试验是了解空洞如何产生,并如何来消除空洞的直接方法。通过在多个施胶通道中采用不同颜色的下填充材料是使流动过程直观化的理想方法。流动型空洞的消除方法:通常,往往采用多个施胶通道以降低每个通道的填充量,但如果未能仔细设定和控制好各个施胶通道间的时间同步,则会增大引入空洞的几率。采用喷射技术来替代针滴施胶,控制好填充量的大小就可以减少施胶通道的数量,同时有助于有助于对下底部填充胶(underfill)流动进行控制和定位。潍坊低硬度底填胶厂家